精彩发言·视频 | “秦药”如何振兴发展?这些建议靠谱!

2019-06-25 18:56:23  来源:各界新闻网  


[摘要] 6月25日,省政协召开“推动中药产业振兴发展”月度协商座谈会。马鹏程、许建秦、刘海静、李西乾、陈玉玲、唐志书、刘玉凤、鲁晓芳、罗伟等9名委员、专家和企业代表先后发言。...

  6月25日,省政协召开“推动中药产业振兴发展”月度协商座谈会。马鹏程、许建秦、刘海静、李西乾、陈玉玲、唐志书、刘玉凤、鲁晓芳、罗伟等9名委员、专家和企业代表先后发言。


 (视频:各界导报 李昱彤)

  会议发言摘编

  关于“秦药”创新发展的建议

  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省农工党专职副主委  马鹏程

  我省中药行业管理落后、创新乏力等问题仍很突出,亟待突破。为此建议:

  ——实施创新驱动,为中医药发展注入新动能。一是紧紧围绕慢性病、肿瘤、疑难杂症等,运用现代技术加快新药研发;重视对“秦药”特色品种升级、研发利用。二是充分利用国家政策不断壮大秦药,加快促进产业化。三是加强道地药材的研究利用,尽快完成标准及规范等起草工作,争取和巩固陕西在标准化、规范化等方面更多的话语权。

  ——强化现代化管理,促进“秦药”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我省的科技优势,不断提高中药生产自动化水平,进一步推进中药制造数字化和智能化。对中药生产过程实施全程监控,建立完善的全产业链质量管理体系及标准操作规程(SOP)。

  ——充分利用有效平台,扩大国际影响。利用“一带一路”、“丝博会”机遇平台,与国内外优秀企业战略合作,打造“秦药”产业航母。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商业为纽带,中药知识经济产业为动力,协共把培育名牌“秦药”作为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促进医院自产制剂发展  提升“秦药”品牌内涵建设

  省政协委员、省中医医院院长 许建秦

  促进医院自产制剂的发展及推广,具有二次开发和推广应用的社会价值,对打造“秦药”品牌具有重要意义。但我省医院自产制剂存在实施细则出台慢,推广应用缺乏明确的政策支持,医院自产制剂未完全纳入医保、合疗报销范围等问题,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及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为此建议:

  ——基于国家“加强医疗机构制剂管理的法规”和“大力扶持中医药发展”的基本政策,取消制约医院自产制剂发展的规定,制定出台实施细则。

  ——设立省级自产制剂调剂品种目录,鼓励医院中药制剂在中医联合体内调剂使用。

  ——根据《中医药法》有关规定,将医院自产制剂纳入医保、合疗支付范围,探索符合中医药特点的医保、合疗支付方式。

  ——加强科研立项和医药协调,激励药品生产企业与医疗机构合作,共同开发、联合申报重大专项课题,推动医院自产制剂按照相关法规申报,从而将临床使用多年、疗效好的制剂实现品种市场化,让患者有更多的用药选择。

  关于道地中药材标准制定与“秦药”品牌建设的建议

  省政协委员、省食药监督检验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刘海静

  目前中医药产业存在缺乏统筹管理、对技术标准重视不够和资金、技术、人员匮乏等主要问题。为此建议:

  ——加快制定陕西省中药质量标准体系。建议省政府确定一个部门牵头,组织调研,制定标准,划拨专项经费。从中药材种子种苗和质量标准入手,加快制定完善符合市场需求的中药材商品标准。

  ——成立陕西省中医药发展专家智库。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将我省中医药种植、炮制、生产、加工、检验、研发、专科治疗等方面的专家集中起来,组建专家智库,研究产业发展相关问题,制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方向。

  ——发展符合省情的特色产业。整合高等医学院校的专业、教学科研、人力等资源,实现医疗、养老和人才持续输出之间的无缝链接,确保“医养教融合”模式可持续发展。

  ——以优势产业带动“秦药”品牌建设。抢抓国内中药配方颗粒试点企业在陕投资建厂的良机,推动《陕西省中药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全力推动“秦药”品牌建设。

弘扬道地药材 打造中药产业链

  省政协委员、陕西医药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李西乾

  针对中药产业存在的道地药材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大品种大品牌没有树立起来,产业链没有形成良性循环等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注重大品种、大品牌的培育。主要从占有份额上,建议对六个品种扩大种植面积:使城固的元胡产量提高到90%以上,略阳、宁陕猪苓产量提升至50%以上,佛坪、丹凤的山茱萸产量可增到60%以上,渭北的黄芩可将其质量标准申报为全国商品流通标准,挖掘陕南林麝养殖户的增量潜力,培养当地龙头企业参与商洛丹参种植。

  ——加快产业链的延伸发展。主要从产业链上提出对天麻、杜仲、黄姜、甘草、沙棘、柴六个品牌的培育,促其形成一个长链条,从药材到药品再到品牌。

  ——加强对中药产业的领导。建立陕西中药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由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及各类基金参与,联合实施振兴规划。积极推进关中、陕北、陕南中药材仓储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中药材物流交易信息中心和中药材电子交易平台。充分发挥陕药集团等龙头企业资金、技术、销售优势,合作发力讲好陕西中药故事。

浙江省创新中药产业融合发展对我省的几点启示

  省台盟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 陈玉玲

  与浙江省相比,我省中药产业链、服务链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建议:

  ——提高中药质量,优化产业发展布局。编制全省中药材尤其是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建立陕西中药材数据库和中药材种质资源库、种质基因库,跨区域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扩大优质单品种中药材种植规模。

  ——扶持龙头企业,实施名优品牌战略。在全省优选10家左右以中药为主的龙头骨干企业,推进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发展。鼓励关联企业构建产业联盟。推进优质企业加快上市步伐。

  ——应用信息技术,推进发展模式创新。积极开发中药饮片处方代配代煎信息化智能化控制系统。在西咸新区加速布局现代化中药仓储物流中心建设。

  ——坚持多元发展,推动中药产业融合。推动中药与养生、养老、医疗、康复、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传承创新,大力弘扬中药文化。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诊疗技术的保护利用,积极组织传统医药项目申报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有效发挥中药资源产业化 协同创新中心作用的建议

  陕西中医药大学副校长  唐志书

  针对陕西省中药资源产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在建设发展中面临多学科交叉建设推进缓慢等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政策支撑深化产业协同创新机制。支持“中心”围绕构建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发展需求,充分汇聚产学研各方优势资源,探索建立形式多样、高效的协同创新模式与机制体制,加快中医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引导提高协同创新资源聚集度。提升“中心”的创新主体地位,以项目为牵引促进与企业联合开展平台建设,以行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共性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协同区域内的有关政府部门,加快政、产、学、研、用多元融合发展。

  ——项目牵引提升协同攻关水平破解发展难题。建议政府设立引导资金、企业投入创新资金,支持“中心”持续开展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从而加快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的技术集成与转化,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整合与重组,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支撑我省中药产业转型发展。

推动中药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省政协委员、杨凌职业技术学院药物与化工学院院长、民盟杨凌工委副主委 刘玉凤

  针对我省中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经营零散等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加快构建中药药源生产体系,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公司+科研+基地”等多种产业化发展模式,搞好规模化生产。认真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在生产的主要环节定期进行生产检查,保证原药质量。

  ——引导药材加工龙头企业实施“订单生产”,高质量收购原药,高质量加工,高附加值进入市场。积极培育子州黄芪、宝鸡柴胡、洋县元胡、商洛丹参、汉中附子、略阳杜仲、宁陕天麻、宁陕猪苓、澄城黄芩、佛坪山茱萸和略阳黄精“十大”品牌的秦药优质生产基地。

  ——建设集中医药集散、文化展示、多维度体验、康养民宿、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康养特色小镇。加强药食同源药材的开发。

  ——充分利用中药材产区和生态旅游区资源优势,借助中药企业、名胜古迹以及中药材种植基地、药用植物园等资源,打造若干条具有特色的融休闲、养生、文化展示与中药材科考、自然科普教育于一体的中医药健康旅游路线。

加快佛坪县中药产业发展的建议

  佛坪县政协主席 鲁晓芳

  针对中药产业存在加工企业少,产值有限,带动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佛坪中药材生产应向山茱萸、天麻、猪苓、黄精等地域特色明显、品质优良、具有药食两用属性、市场前景看好的品种集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在现有的山茱萸生态示范园的基地上,建设系列中药材保健、康养、观光、加工为主的中药材精品园,开设中药养生馆,吸引游客,壮大产业。

  ——扶持本地企业开展中药材收储、加工、分装、销售,重点扶持药食两用中药材的产品开发,为旅游等三产发展提供产品服务。引导当地餐饮企业及农家乐开发药膳等特色餐饮。

  ——由中药产业龙头企业牵头,制定产品标准,通过相关质量认证部门认定,实行统一包装,统一品牌,开拓互联网销售市场,打破地域桎梏。

关于我省医药产业发展的建议

  清华德人西安幸福制药有限公司知识产权部部长 罗伟

  我省生物医药产业仍存在产值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独家品种少、拳头品种单一,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科技研发薄弱、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为此建议:

  ——采集中力量支持龙头企业天然药源基地建设、现代化生产线技术改造、新药研发中心的建设、海外研发和销售的布局、全球品牌的建设,使其具有引领和带动作用。推动创新中药科技扶贫。

  ——从陕西省优势医药目录100个品种里,筛选出科技含量高、疗效可靠、质量稳定、安全性好、临床需求量大的国家医保和国家基药中药大品种,实行一品一规划、一企一政策。

  ——省委省政府设立50亿元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实施“秦药”品牌建设。

  ——积极支持企业研发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研发平台建设,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研发的主体。

  ——积极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技术成果在我省实施转让转化。

  ——设立医药产业发展技术改造资金,积极支持我省医药制造企业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现代化技术升级改造。

  (摄影:各界导报记者 杜静波)

编辑: 张洁

相关热词: 秦药 振兴 建议
分享到: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

本网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版权均属各界新闻网所有,任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或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各界新闻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