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对85后大学生创业者王炳科来说,是收获的一年。其中让他颇为得意的一项成绩是:在“新希望”杯第二届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总决赛上,他和团队设计研发的产品——“奶牛发情及疾病监测项圈”获得了大赛二等奖。
“这真的要特别感谢杨凌示范区和创业工场一年多来给予我的帮助。”2016年,自主创业失败后的的王炳科在详细咨询了相关扶持政策后,选择加入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的大潮中。“现在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一年多来,王炳科先后参与了杨凌示范区组织的多次创业培训,与创业大咖和农科教专家的亲密接触,让他找到了创业中的问题所在。开始重新组建新的团队,重新制定管理制度……在他的努力下,新的团队逐渐成长起来,专利产品“奶牛发情及疾病监测项圈”也得到了很多养殖企业的认可。
王炳科的故事,是杨凌示范区支持创新创业发展的生动典型,同时也是我省近年来鼓励优秀人才创新创业、推动创新创业与产业升级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杨少毅:“两手发力” 助推成果落地
自2014年9月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几年时间里,创新创业不断提速,持续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推进。
2016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陕西省支持众创空间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施方案》,推动“双创”工作与产业转型升级有效结合,优化提升创新创业资源配置效率,释放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企业和高校院所改革创新。
省政协委员杨少毅
目前来看,不论是政策体系的建设和覆盖,还是文化氛围的形成和营造,都为‘双创’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在他看来,政策和文化的双驱动,让更多创业资源实现了聚集、整合。
省政协委员杨少毅
例如在一个众创空间里,创业者不仅可以找到与自己意向相投的创业资源,还能发现许多在其他方面能够给予他帮助的资源,由此形成的“正反馈效应”,也让这些创业资源更加优秀和成熟。
2018年9月,国务院发布实施《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
《意见》指出,要通过打造“双创”升级版,进一步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同时还提出了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显著增强、大中小企业创新创业价值链有机融合等六大目标。
省政协委员杨少毅
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双创’浪潮带来的更多是创业者的聚集和创业资源的实现。‘双创’升级版的提出,意味着‘双创’主体必须做出适应市场的改变,围绕相关产业加速升级,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深度融合。
省科技厅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纳入统计的3200余家常驻企业和创业团队共拥有有效知识产权45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约1000项。
如何让这些资源落地开花,助推发展?
省政协委员杨少毅
这需要政府和市场作用“两手发力。
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双创’的政策中,都不同程度提供了小额贷款、大学生创业贷款及相关风投引入等融资政策,但从实际来看,这个缺口还是很大。
正因为融资对于创业者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创业者以及创业载体都希望在这方面的政策可以更加完善和稳健。
他建议
要提高财税政策支持精准度,做好税费减免、融资担保等工作,确保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大执法力度,提高违法成本,保护中小企业创新研发成果。
从市场角度来说,杨少毅提出,关键也最应该做好的只有一件事——对接。
省政协委员杨少毅
不论是举办创业大赛,还是帮助创业主体对接媒体资源,最终实现方式都是企业的市场行为。政府在这其中,应该也只应做好‘对接’工作,给创业主体创造更多资源和机会。
编辑: 张洁
以上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网只是转载,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稿酬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电话:029-63903870